旗帜鲜明的先给个答案。
不适合。
中国企业服务一窝蜂去做SaaS的核心目的是什么,是在中国做出来一家跟美国市场同等对标的公司,然后上市估个更加大的值。
听明白了吗,这个逻辑,是创业做互联网平台大公司以后,资本市场肉眼可见的第二个红利:把做软件工具的公司,包装成一个更好的商业故事,然后去估值赚大钱。
因为除了平台,只有SaaS模式在二级市场上有更高的估值倍数。
换句更直白的话,大佬们圈钱的速度,更快一点。
但互联网发展到今天,平台已经做得差不多了,做SaaS,是IT科技创业更好的选择。作为工具,只要你的续费续约率足够高,订阅用户足够多,哪怕垂直行业,也能获得很高的估值。
这就是中国市场为什么这几年SaaS风起云涌的原因。
大家都需要故事,是因为大家都有很强的想象力和解构能力。
所以SaaS在中国的出发原点很尴尬:不是因为这个行业相关的软件产业已经足够成熟了,开始下一步进化,而是资本吃完了互联网平台这波红利,所以鼓动中国创业者复制下一个在美国已经被验证了的赚大钱模式。
当然商业怎么起源怎么结束,有待定论。不是说资本催熟就不好,没有资本也没有中国互联网平台。而是,资本催熟中国SaaS,本质是忽略了中国软件市场的基本面。
所以就带来了第二个更加重要的理由。
SaaS模式的本质,其实是一个供给侧改革需求。
简单来说就是,美国人以前做软件,尽管卖得很贵,一套收很高的钱,做到了很大的市场。但供给侧还是觉得自己不划算,因为卖完一个客户就结束了,一个客户只能被自己薅一次羊毛,客户总有一天会被薅完的。所以供给侧的聪明人,希望客户按年付费给我,希望客户每年都付一笔大钱给我,希望只要使用就要付费,生生不息,绵延不绝。
供给侧打的算盘是没问题的,但这时候大家都要问了,你供给侧躺赚大钱的诉求,我需求侧为什么要接受?
这是甲方代表的灵魂发问。
回到第一点,我问个问题可能整个中国SaaS行业大佬都会默泪。
中国有哪家企业服务软件公司现在某个有体量的产品是全SaaS收入,且续费率续约率能同时达到100%?
走两步,出来走两步。
没有就对了,有这么一个公司那在二级市场上我早就买了他们的股票了。当然,更大的可能是这家公司在一级市场已经被抬到天价,几个亿的美金想投进去还要排队的那种。
那然后你们猜,没有这么一家公司的原因,是因为中国SaaS用户数不够多,还是续约率续费率达不到?
带你们又绕回了第二点。
先承认,SaaS的商业模型非常完美。这就是资本市场追捧SaaS的关键所在。但追捧不代表,这个模式就能成立。是不是?
在媒体角度,2010年是SaaS元年,现在是2022年。12年过去了,中国市场上出现了一家完完全全符合SaaS商业模型,表现完美的企业服务公司吗?
有肯定有过,但这家公司肯定没有完整的跨过这12年,而且到现在也没有正式结果。在中国IT科技的创业历程上,群星闪耀,但你就是找不出来,哪家SaaS公司,能进入这个及格线。
对不起,我用词可能不严谨,但这个事情真的叫,及!格!线!
或者我们可以按照细分品类都拉一遍。CRM有吗?HCM有吗?OA有吗?ERP有吗?SCRM有吗?DMP有吗?CDP有吗?费控有吗?财税有吗?
我不想报菜名了,一个都没有。
作为从业者,我其实很希望中国有一家这样的SaaS公司。有,就意味着这个模式是成立的。时间是值得等待的,对行业是利好的。对企业服务科技创业是有价值的。
但真的很不幸,一个都没有。
做平台的很多。阿里、拼多多、滴滴、美团。再苦再难,他们都挺了过来。你应该没听过哪个平台现在还在靠讲故事讲模式忽悠人,而是真真正正的建立起平台的壁垒,依靠这个商业模式赚的盆满钵满。
但中国SaaS还处在一个依靠美国成功故事给自己画饼,然后用刀耕火种进行探索的年代。
所以市场给了答案,中国不适合SaaS。因为没有成功的公司,因为中国SaaS这个集体在哪个领域都还没证明过自己。
有了结论,再回到开头,在企业服务端,中国SaaS的处境极为艰难。这个艰难,最终是深层次的两个原因。
第一个原因,是企业服务,在中国市场就是个用量逻辑市场,跟美国原始SaaS生意逻辑已经发生了背离。
所谓的用量逻辑,就是,买多少给多少钱。在中小企业端,这个趋势是更加迫切的。
SaaS最原始的生意逻辑是,因为SaaS还很小功能还很羸弱,但我收很少的钱还是订阅制不用就可以随时取消,所以你一直付费下去我不断升级你付的是一样的钱你还是占便宜。
用量市场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。甲方只有两个要求,第一我要用成熟服务,第二我用多少就给多少钱。
从最浅层的意义来理解这件事,就是企业都很讲结果,能办事就用,能办多少事就花多少钱。
但中国有几家SaaS能把刚需做到这个地步?按这个服务状态去收钱?
第二个原因,是企业管理理论,在中国没有一致性的认同。
我以前讲了很多,关于SaaS管理的诉求,想强调“决策者”出于管理需求在这里的选择困难症,呼吁产品做好。
但管理这个事情是决策者轻易就能认同的吗?
国内有几个管理者熟悉各个岗位领域的管理理论知识?
中国民营企业更多。
但中国的民营企业的老板生存靠的是管理红利还是市场红利?
马云和史玉柱做企业靠的是读毛选。
阿里起来了大家开始学阿里。
华为起来了现在又开始学华为。
有几个老板又真实的知道人力资源三支柱,市场营销理论,迈克尔波特是谁?
听懂我的意思了吗?
美国市场SaaS成立,依靠的是整体环境。这个环境包括付费环境,经营环境,更包括企业主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熟悉,知道SaaS工具带来的管理价值和效率提升。
中国民营企业家有几个有这样的觉悟和知识体系?
这就是最难的地方。
你买ATS老板要问你这个东西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?
你买SCRM老板要问你这个怎么把我们公司的获客量再翻一番?
你买费控老板要问你财务不能做吗?
中国改革开放以来,遍地市场红利,民营企业经历了常年的粗放式增长,导致了管理根本没有体现出红利。在这个基础上,管理者对管理和生产力工具所带来的价值感受,就一定微乎其微。在这种情况下,SaaS太过于奢侈。
奢侈品是什么知道吗?不是人人都要用,而是只有有钱人才用得起、玩的会的那种。就这么一个整体大环境,如果不发生范式的改变,中国市场真的不适合SaaS。
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企服科学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qifukexue.com/?p=5598